Skip to content

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

source: Pocket Medicine, 2022

定義

  • 蜂窩性組織炎:是真皮和皮下組織的感染,特徵為紅斑、發熱、壓痛和腫脹;通常因皮膚破損引起(JAMA 2016;315:3)。
  • 皮膚膿瘍:皮下膿液的聚集。
  •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症候群(Staphyl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):快速發作的發燒、皮疹、低血壓和多重器官損傷。診斷不需要葡萄球菌的培養。通常與填充物(如衛生棉條、鼻腔填充物)有關。處理可能需要手術清創加上抗生素治療。

風險因素

  • 創傷、水腫、先前的皮膚炎症或感染、肥胖、糖尿病、其他免疫抑制情況(CID 2014;59:e10)。

微生物學

  • 化膿性:MRSA(NEJM 2006;355:666)引起多達75%的化膿性皮膚/軟組織感染,其次是MSSA和鏈球菌。
  • 非化膿性:鏈球菌、MSSA、需氧革蘭氏陰性桿菌。MRSA較不常見,除非有顯著風險因素(如先前MRSA感染、靜脈注射藥物使用者、血液透析、近期使用抗生素或住院)。
  • 咬傷:皮膚(鏈球菌、葡萄球菌 [僅在有風險因素時考慮MRSA])和口腔菌群(包括厭氧菌)加上特殊暴露:
特徵 微生物學 臨床表現 治療
貓咬傷^ Pasturella spp 快速出現紅斑、腫脹、淋巴管炎、發燒 Amox/clav
狗咬傷 Pasturella & Capnocytophaga spp 在無脾患者/肝硬化患者和其他免疫抑制患者中可引起嚴重敗血症,伴隨DIC和壞疽 Amox/clav

如懷疑感染Capno.:使用pip/tazo或carbapenem
穿透性損傷 Pseudomonas 可能與深部組織膿瘍有關 根據敏感性選擇治療方案
園藝活動 Sporothrix 潰瘍性結節,延淋巴擴散 Itraconazole
鹽水或生蠔/魚暴露 V. vulnificus 出血性水疱及敗血症(尤其在肝硬化患者中) Doxy + Ceftazidime/ceftriaxone
Mycobacterium marinum 緩慢進展,四肢結節/淺表淋巴結炎 Macrolide+rifampin/ethambutol
淡水暴露 Aeromonas 可導致肌壞死/橫紋肌溶解 FQ, TMP-SMX, 或 ceftriaxone
^貓抓病由Bartonella通過貓抓或咬傷引起。導致淋巴結炎。

診斷

  • 根據理學檢查進行臨床診斷
  • 不應從完整皮膚上進行培養,因為沒有幫助(CID 2014;59:e10)
  • 血液培養通常陽性率很低(約5-10%)
  • 超音波檢查可用於識別深部膿瘍並幫助引流。如果發現膿瘍,切開引流是治療的關鍵。
  • 膿瘍抽取物可能提供微生物學診斷

治療(NEJM 2014;370:2238; CID 2014;59:e10; JAMA 2016;316:325 & 2017;317:2088)

是否化膿性 常見的微生物 嚴重程度 治療
β-溶血性鏈球菌 > S. aureus  輕度 口服:penicillin VK、cephalosporin
中度 靜脈注射:penicillin、ceftriaxone、cefazolin
重度 靜脈注射:vanc + pip/tazo(± clinda if TSS)
S. aureus(包括MRSA)>> β-溶血性鏈球菌 輕度 I&D only 或 I&D + clinda or TMP-SMX(NEJM 2017;376:2545)
中度 I&D + TMP-SMX or doxycycline
重度 I&D + 靜脈注射vancomycin、daptomycin或linezolid(± clinda if TSS)

輕度:膿瘍小於2公分,無全身性感染症狀,免疫功能正常,無植入物;中度:全身性症狀;重度:SIRS或免疫抑制

ssti_flowchart

  • 抬高患肢;開始使用抗生素後紅斑可能加重,因為細菌殺死後會導致發炎
  • 在肥胖患者中,為避免治療失敗,應確保足夠的藥物劑量(J Infect 2012;2:128)
  • 治療持續時間:根據嚴重程度和治療反應,從5天到最多14天。拍照並畫出邊界以追蹤進展

壞死性軟組織感染(NEJM 2017;377:2253)

定義

  • 猛爆性組織破壞、全身性毒性和高死亡率。屬於外科急症
  • 可能包括蜂窩性組織炎、筋膜炎、肌炎、肌壞死(產氣性壞疽)

風險因素

  • 通常通過皮膚/黏膜損傷或創傷性傷口影響健康人,但糖尿病、周邊血管疾病、酗酒、靜脈注射藥物使用者、肝硬化或其他免疫抑制者風險增加

微生物學

壞死性筋膜炎

  • 第一型:多重病原菌(混合嗜氧菌和厭氧菌),通常發生於具有上述風險因素的老年患者
    • Fournier氏壞疽影響生殖器和/或會陰部
    • 頭頸部壞死性軟組織感染由口腔菌群(包括厭氧菌)引起
  • 第二型:單一病原菌,通常為A群鏈球菌,較少見的是S. aureusVibrioAeromonas;與TSS相關
  • Clostridial myonecrosis(氣性壞疽):由C. perfringensC. septicum引起,革蘭氏染色顯示大革蘭氏陽性桿菌,端部鈍圓。與創傷性傷口相關,這些創傷性傷口創造了適合梭狀芽孢桿菌生長的厭氧環境

臨床表現

  • 紅斑、水腫、發熱加上全身性症狀,可能伴隨有捻髮感、水疱、壞死。
  • 臨床症狀迅速惡化
  • 疼痛程度超過明顯的蜂窩性組織炎;皮膚先出現感覺過敏,後來則感覺喪失

診斷

  • 臨床診斷足以開始緊急手術探查
  • 壞死中心的抽吸物;血液培養;革蘭氏染色;乳酸、AST和CK以檢查深部組織壞死
  • 影像學檢查:無顯影劑的CT檢查,但不應延遲治療/手術(Arch Surg 2010;145:452)
  • 手術檢體的革蘭氏染色和培養可進行微生物學診斷

治療(CID 2014;60:169)

  • 緊急手術探查和壞死組織的清創,並諮詢感染科
  • 經驗性抗生素: [pip/tazo or (ceftriaxone + metronidazole) or carbapenem] + [vancomycin或linezolid]。
  • A群鏈球菌:penicillin + clindamycin,並考慮使用IVIG治療中毒性休克

糖尿病足部感染

微生物學與嚴重程度 (CID 2004;39:885)

  • 輕度(表淺性潰瘍,無深層結構受累,周圍紅斑 <2公分,且無全身性症狀):通常為S. aureus或嗜氧性鏈球菌
  • 中度(潰瘍伴有深層結構受累,周圍紅斑 >2公分,或淋巴管發炎性條紋且無全身性症狀):更可能為慢性及多重微生物感染(Pseudomonas aeruginosa、腸球菌、腸道革蘭氏陰性桿菌、厭氧菌)
  • 嚴重(中度 + 全身性症狀或代謝不穩定):厭氧性鏈球菌、腸道革蘭氏陰性桿菌、Pseudomonas aeruginosa、Bacteroides、Clostridium

初步評估

  • 清創、去除壞死組織、探查並取得深部厭氧菌及嗜氧菌培養
  • 評估周邊血管疾病:感覺、脈搏、踝臂指數(ABI)

診斷

  • 清創時取深層組織培養(理想情況下在使用抗生素前)。表面拭子通常用途有限,多為移生菌。
  • 中度/嚴重感染:取得血液培養、紅血球沉降率(ESR)、C反應蛋白(CRP)
  • 應排除骨髓炎。如果有以下情況風險較高:骨骼明顯可見或可探查到骨骼、潰瘍 >2 公分、潰瘍持續時間 >1-2 週、ESR >70。如果懷疑骨髓炎,應取得X光或核磁共振影像(見下方骨髓炎部分)。

治療 (CID 2012;54:e132)

  • 輕度感染:口服抗生素。針對革蘭氏陽性菌(dicloxacillin、cephalexin 或 amox/clav);使用 TMP-SMX 或 doxy 對付 MRSA。
  • 中度/嚴重感染:靜脈注射抗生素。針對革蘭氏陽性菌(vancomycin、linezolid、daptomycin) + 革蘭氏陰性菌(ceftriaxone、levofloxacin 或 amp/sulb)± 厭氧菌(metronidazole 或 clindamycin)。如果有以下情況,增加抗Pseudomonas aeruginosa抗生素(cefepime 或 pip/tazo):浸軟傷口、顯著水域暴露、溫暖氣候
  • 抬高患肢,避免負重,傷口護理,控制血糖,治療靜脈功能不全和動脈缺血
  • 許多需要手術:早期、積極且重複的清創;可能需要血管重建或截肢

骨髓炎

  • 骨骼感染,可能是由血源性感染或直接從鄰近部位擴散

病因 (Lancet 2004;364:369)

  • 血源性感染:S. aureus;脊椎體結核感染 = Pott 病
  • 鄰近部位感染(可能是急性或慢性)
  • 開放性骨折、骨科手術等:S. aureusS. epidermidis (coagulase-negative Staphylococcus)
  • 皮膚破損 + 血管功能不全(例如糖尿病足、壓瘡):多重微生物感染
  • 泌尿系統源(革蘭氏陰性桿菌、腸球菌)

臨床表現

  • 周圍軟組織受損 ± 瘻管至表面皮膚
  • ± 發燒、倦怠和夜間盜汗(血源性感染較常見)
  • 脊椎骨髓炎(尤其是靜脈注射毒品者):持續性局部背痛,± 發燒(NEJM 2010;362:1022)

診斷 (JAMA 2008;299:806)

  • 確保取得病原體培養數據,以避免長期使用經驗性抗生素
  • 骨組織切片或組織培養,透過手術或經皮切片獲得(送嗜氧菌、厭氧菌、結核菌和真菌培養 + 病理檢查),除非血液培養結果為陽性。不要依賴潰瘍或瘻管引流的拭子。
  • 理學檢查:如果在糖尿病足(見上方)中能探查潰瘍至骨骼潰瘍 >2 cm²,則高度懷疑(靈敏度 83%,特異度 90%)
  • 使用抗生素前進行血液培養(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更常陽性)
  • CBC、CRP、ESR(>70 大幅增加骨髓炎的可能性)
  • 影像學檢查
  • 普通 X 光片:早期疾病正常;2-6 週後可見溶骨性病變
  • 磁共振影像(MRI):首選影像學檢查(整體靈敏度 90%,特異度 82%;Archives 2007;167:125)
  • CT:可以顯示骨膜反應及皮質和骨髓破壞
  • CT 和 MRI 雖靈敏度高但特異度低;如果是鄰近焦點伴骨膜反應或 Charcot 改變,可能會偽陽性
  • 核醫影像:靈敏度高但特異度低(如果有軟組織發炎可能偽陽性)

治療

  • 抗生素:根據培養數據。如果臨床穩定,考慮在取得骨切片結果前暫時停止使用抗生素。治療期間取決於治療策略/治療目標(例如,脊椎骨髓炎 6 週;Lancet 2015;385:875)。在靜脈抗生素或手術後 ≥7 天,如果情況良好,考慮(在與感染科醫師商討後)將靜脈改為口服(如果口服抗生素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骨髓穿透能力)(NEJM 2019;380:425)。
  • 對於以下任何情況,應考慮手術:急性骨髓炎對醫療治療無效、慢性骨髓炎、化膿性脊椎骨髓炎的併發症(例如神經功能損害、脊椎不穩定、硬膜外膿腫)或感染的人工植入物

%%Original: SSTI%%

考古題

專師

內科